恐龙百科

恐龙百科--济川营山龙

2024-05-18

恐龙百科-- 准噶尔将军龙

2024-05-17
将军龙是一种中型剑龙科恐龙,属于装甲亚目类,诞生于1.56亿年前的中国西北部,属于植食性动物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全身遍布尾钉和骨甲,所以有着非常强的防御能力,所以它们也大多是独居生活的,不会结伴而行。将军龙有着非常典型的剑龙科特征,在背部沿着脊椎的路线生长着两派交叉的三角形和菱形板甲,尾巴的末端则长有非常纤细尖锐的刺状物,这与同属剑龙科的西部龙非常相似。将军龙虽然是剑龙科恐龙中体型比较迷...

恐龙百科--江北重庆龙

2024-05-16
丽水浙江龙(Zhejiangosaurus lishuiensis),发现在我国浙江省丽水市联城镇的上白垩统两头塘组(Liangtoutang Formation)地层,属名浙江龙(Zhejiangosaurus)指正型标本的产地是浙江省,种名丽水(lishuiensis)是因为丽水浙江龙发现在我国浙江省丽水市。丽水浙江龙(Zhejiangosaurus lishuiensis)的正型标本保...

恐龙百科--多棘沱江龙

2024-05-15
多棘沱江龙是大型剑龙沱江龙的一种。头颅骨低矮而狭窄、背部高耸、四肢结实。如同它的近亲钉状龙,沱江龙的臀部拥有尖刺,背部有两排约15对的三角形骨板,尾巴末端有两对尾刺,与脊椎之间的角度约为45度角。臀刺与尾刺可能覆有角质。尺骨短而厚重。由于它们的脊椎没有可供肌肉附着的长神经棘,它们可能无法以后脚站立。它们可能以低矮的植被为食,牙齿小。行动缓慢,依靠尾端的两对大骨棘御敌。

恐龙百科-- 奥氏大地龙

2024-05-14
奥氏大地龙是根据一件左侧颔骨具有牙齿的残片而命名的,是一种极为有趣的小型鸟脚类恐龙。根据simmons在1965年指出,最初的描述特徵与甲龙科极为相近。经过详细研究大地龙的标本,得出大地龙的牙齿与剑龙类的华阳龙相仿。大地龙被认为是剑龙类的祖先原型,而推测剑龙族群或许最早起源自亚洲的大地。

恐龙百科--原栉龙

2024-05-12
原栉龙(属名:Prosaurolophus)又名原蜥冠龙、原蜥嵴龙、原蜥冠鳄,意为“原始栉龙”,是因冠饰与较晚期的栉龙类似而得名。原栉龙是种鸭嘴龙类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已经发现2个种与至少25个个体,包含头颅骨与骨骼,但化石整体仍不明确。

恐龙百科--原角龙

2024-05-11
原角龙(属名:Protoceratops)在希腊文意为"第一个有角的脸, 是种角龙下目恐龙,生存于上白垩纪坎潘阶的蒙古。原角龙属于原角龙科,原角龙科是一群早期角龙类。不像晚期的角龙类恐龙,原角龙缺乏发展良好的角状物,且拥有一些原始特征。

恐龙百科--犹他角龙

2024-05-10
犹他角龙是一种角龙类中的开角龙亚科恐龙,诞生于7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平均体长普遍可以达到6-7米,体重则保持在3-4吨左右,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颈盾边缘都长有非常多尖刺,并且呈现心形,以此吸引异性的注意。犹他角龙的体型属于大型恐龙,但是它的体型在角龙类中差不多只有平均水平,6-7米的体长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可以排到275位,而体重3-4吨左右则相当于...

恐龙百科-- 五角龙

2024-05-09
五角龙的身长约8米,体重估计约为5500公斤。五根角除了两根额角与一根鼻角以外,还有眼睛下侧的尖刺。化石大部分发现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盆地的Kirtland地层,地质年代为晚白垩纪,约7500万年前到7300万年前。与五角龙生存于同一地区的恐龙包含:短冠副栉龙、厚头龙下目的倾头龙、甲龙类的结节头龙、可能还有暴龙科的惧龙。五角龙的化石纪录,明确分隔了茱蒂斯河动物群的结束、Kirtland动物...

恐龙百科-- 沱江龙

2024-05-08
生活在中国的沱江龙与同时代生活在北美洲的剑龙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沱江龙从脖子、背脊到尾部,生长着15对三角形的背板,比剑龙的背板还要尖利,其功能是用于防御来犯之敌。在短而强健的尾巴末端,还有两对向上扬起的利刺,沱江龙可以用尾巴猛击所有敢于靠近的肉食性敌人。

恐龙百科--蜀龙

2024-05-07
蜀龙身长约12米,体型相当于一个成年雌象的大小。以一个蜥脚类恐龙而言,蜀龙的颈部相当短。蜀龙拥有短而纵深的头颅骨,鼻孔位在口鼻部偏低的地方,而匙状牙齿相当结实。蜀龙有12节颈椎、13节背椎、4节荐椎、43节尾椎,有些尾椎的形状为人字形,类似较晚期的梁龙。肩胛骨与鸟喙骨愈合。在1989年,发现蜀龙的尾巴末端拥有尾棒,可能用来击退敌人。

恐龙百科--似鸟龙

2024-05-06
对似鸟龙(似鸟龙科)来说,最好的防御策略的迅速的逃逸,在遭遇袭击时,速度是其重要的生存保障。它具有很轻的骨头,长而俊美的尾巴和像舵一样的尾巴。似鸟龙(似鸟龙科)属经常捕食蛙类和蜥蜴。 注解a:请注意似鸟龙(伤齿龙科)[Saurornithoides]与似鸟龙(似鸟龙科)[Ornithomimus]的区别。

恐龙百科--扇冠大天鹅龙

2024-05-05
扇冠大天鹅龙的化石是所发现北美洲以外最完整的赖氏龙亚科骨骸。它们是种大型鸭嘴龙科恐龙,可身长到12米长,体型相当于其他大型鸭嘴龙亚科,例如短冠副栉龙,扇冠大天鹅龙有许多独特特征,最明显的是头颅骨上的大型短釜状中空冠饰。头颅由相当长的颈部支撑,拥有18节颈椎,超过原先的鸭嘴龙科最大数目15节。荐椎有15或16节,超过其他鸭嘴龙科至少3节。扇冠大天鹅龙的尾部第三节有臀部与神经棘的接合关节,使得尾...

恐龙百科--南方巨兽龙

2024-05-04
南方巨兽龙属下仅有一种,为卡氏南方巨兽龙,是一种发现于阿根廷的大型兽脚类恐龙,生存年代为晚白垩世塞诺曼期,约距今9700万年前。南方巨兽龙属于异特龙超科中的鲨齿龙类,并且很有可能是地球历史中体型最大的陆地掠食动物。与霸王龙相比,南方巨兽的样本量很小,且大个体标本的完整度很差,因此对其体型的准确估计有相当的难度。它与霸王龙相比谁的体型更大也是学术界一直在争论的话题。

恐龙百科--木他龙

2024-05-03
木他龙是一种白垩纪早期的鸟脚龙类,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省莫他布拉镇的岩层中所被发现。木他龙和禽龙十分相似,都是大型的草食性四足恐龙,并可用后肢支撑站立。像禽龙一样,木他龙中间的三个指头融合在一起而成蹄状,拇指上则有明显的爪。它还有一个加大的、中空的会向上鼓起的口鼻部,用来发出声音及求偶炫耀。

恐龙百科--赖氏龙

2024-04-30
赖氏龙(属名:Lambeosaurus)又名兰伯龙,意为"赖博蜥蜴",是鸭嘴龙科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前到7,500万年前。赖氏龙是草食性恐龙,可采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以釜头状冠饰而著名。目前已有数个可能种被命名,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埃布尔达省、美国蒙大拿州、以及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但只有两个在加拿大发现的种较著名。在墨西哥发现的窄尾赖氏龙(L. laticaudus...

恐龙百科--角鼻龙

2024-04-29
在侏罗纪晚期,很凶残的的食肉恐龙--角鼻龙,从外形上看,它与其他的食肉恐龙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大头,粗腰,长尾,双脚行走,前肢短小,上下颌强健,嘴里布满尖利而弯曲的牙齿。但它的鼻子上方生有一只短角,两眼前方也有类似短角的突起,这可能就是它被称为角鼻龙的原因。另外,头部还生有小锯齿状棘突。

恐龙百科--剑龙

2024-04-28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早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12公尺长和7公尺高,重达4 吨。 研究认为它们居住在平原上,并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粱龙)食草动物一同生活。

恐龙百科--甲龙

2024-04-27
甲龙(属名Ankylosaurus)意为「坚固的蜥蜴」,是甲龙科下的一属,当中只有一种,称为大面甲龙(A. magniventris)。甲龙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层被发现,年代属于白垩纪末期。虽然甲龙的骨骼没有完整地被发现,甲龙常常被认为是装甲恐龙的原型。甲龙背后的硬甲实质为硬化皮肤,具有较强防御能力,但较骨骼形成的龟壳相去甚远,对咬合力十数公吨的暴龙而言作用有限。其它甲龙科亦同样有它的特...

恐龙百科--华阳龙

2024-04-26
华阳龙的名称来自于发现地四川省的别名"华阳"。华阳龙--出自中国的最早的剑龙。与蜥脚类恐龙的情况相似,剑龙类很可能在侏罗纪早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科学家对早期剑龙类的认识,实际上是从我国四川自贡大山铺出土的华阳龙开始的。与生活在同时代、同地区的蜀龙和峨眉龙相比,华阳龙太矮、太小了。因此,当那些大家伙仰起脖子大嚼高树上的叶子时,华阳龙只能啃食地面附近的低矮植物,比如蕨类。

恐龙百科--厚鼻龙

2024-04-25
厚鼻龙头颅骨的鼻部上有巨大、平坦的隆起物,而非角状物;眼睛上方也有一对小型隆起物。这些隆起可能用来推撞对手、如同麝牛。头盾后方有一对角,往上方延伸、生长。厚鼻龙的头盾、头角形状与大小随者个体而不同,可能是性别差异或其他因素。加拿大厚鼻龙、培罗托姆厚鼻龙的鼻部、眼睛上方隆起,几乎连在一起,被狭窄的沟分隔。拉库斯塔厚鼻龙的鼻部、眼睛上方隆起,则被较宽的沟分隔。加拿大厚鼻龙、拉库斯塔厚鼻龙的头盾上...

恐龙百科--高棘龙

2024-04-24
高棘龙属(学名:Acrocanthosaurus)又名高脊龙、多脊龙或阿克罗肯龙,意为“有高棘的蜥蜴”,是肉食龙下目的一个属,生活在白垩纪中期(阿普第阶到阿尔比阶)的北美洲,接近1亿2500万年前到1亿年前。如同大部分恐龙的属,高棘龙只有单一种,阿托卡高棘龙(A. atokensis)。它们的化石主要发现于美国的奥克拉荷马州、德州与怀俄明州,在马里兰州则发现了可能属于高棘龙的牙齿。高棘龙是一...

恐龙百科-- 单脊龙

2024-04-23
在侏罗纪中期的新疆地区生活着一种奇特的恐龙,它头上有着单一的脊冠,那就是有趣的单脊龙。最初,单脊龙被归于巨齿龙类,而后又被归于异特龙类或原始的坚尾龙类,但最近的研究似乎又将其归回到巨齿龙类。随着研究的进步,恐龙的分类就是这么经常变化

恐龙百科-- 鹦鹉嘴龙

2024-04-22
鹦鹉嘴龙与热河生物群的分布范围大致相当,另外在泰国也有发现。鹦鹉嘴龙因为是拥有最多种的恐龙而著名。化石发现于中国、蒙古、俄罗斯以及一个在泰国发现的可能种。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是一种小型的植食性恐龙,因生有一张酷似鹦鹉的嘴而得名。成年的鹦鹉嘴龙最长可达2米,一般体长在1米左右。鹦鹉嘴龙的所有种都是类似瞪羚的二足、草食性恐龙,特征是上颚高而强壮的喙状嘴。至少有一个种,尾巴与下...

恐龙百科--副栉龙

2024-04-21
副栉龙是蜥形纲鸟臀目鸭嘴龙科恐龙,又名副龙栉龙,意为“几乎有冠饰的蜥蜴”。副栉龙最明显的特征是头上延伸出的头冠,该头冠呈棒状,较其他有冠的恐龙都要长。头冠中有一个细管,空气经过时会发出声音,副栉龙用它进行“交谈”。副栉龙的前肢可以支撑身体,游泳和涉水。副栉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在北美洲发现此种生物,它生活在内陆水道沿岸。副栉龙以植物为食,栖息地长着许多常绿树木、蕨类植物及少量开花植物。副栉龙集...

恐龙百科--阿贝力龙

2024-04-20
阿贝利龙属的名字意思是“阿贝力的蜥蜴”,为了纪念发现该标本的罗伯特·阿贝力(Robeto Abel),他同时也是摆放该标本的阿根廷的西波列蒂省立博物馆的前馆长。而阿贝力龙的学名则是以标本发现处的阿根廷科马约地区为名。其属及种名都是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何塞·波拿巴和奥尼拉斯·诺瓦斯(Fernando Novas)于1985年所命名,并将它分类在新建立的阿贝力龙科内

恐龙百科--风神翼龙

2024-04-19
风神翼龙(Quetzalcoatlus)是一种翼手龙,也叫披羽蛇翼龙,生存于晚白垩纪(坎潘阶到马斯特里赫特阶),约84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风神翼龙翼展超过11米长,它是人类已知最大的飞行动物。风神翼龙(Quetzalcoatlus)是种翼手龙类,生存于晚白垩纪晚期(坎潘阶到马斯特里赫特阶),约84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是已知最大的飞行动物。神龙翼龙科是先进而缺乏牙齿的翼龙类。名...

恐龙百科--阿马加龙

2024-04-17
阿马加龙是一种很奇怪的蜥脚类恐龙,是叉龙科下的一个属,生活于下白垩纪的南美洲,是小型的蜥脚下目恐龙,约有10米长。它是四足的素食性恐龙,有着长及扁的头颅骨及长颈,与其亲属叉龙相似,但它脖子后方有两列长棘刺,比其他蜥脚下目恐龙更高,被皮肉完全包裹住形成一对颈帆,有人推测它的用途是为了迷惑食肉恐龙,使它们认为阿马加龙很大,不适合捕杀......

恐龙百科--双冠龙

2024-04-17
双脊龙(学名:Dilophosaurus)是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6-7米,体形修长。它们的头上长有两片近似半椭圆形或战斧形的不规则形状的头冠,因此得名双脊龙。双冠龙长有许多细小而尖利的牙齿;前肢短小,后肢长而粗壮,用后肢行走,行动敏捷;尾巴长而有力,行走时能保持身体平衡。双嵴龙(学名Dilophosaurus),又名双冠龙、双脊龙或双棘龙,是一属兽脚亚目恐龙,生活于早侏罗纪。...

恐龙百科--似鹈鹕龙

2024-04-16
似鹈鹕龙(属名:Pelecanimimus)意为“鹈鹕模仿者”,是种原始、基础似鸟龙下目恐龙,发现于早白垩纪的西班牙。似鹈鹕龙的牙齿数量比其他似鸟龙类恐龙还多,大部分的似鸟龙下目恐龙缺乏牙齿。唯一的标本由天然状态的骨骸前半部、头颅骨、全部的颈椎、大部分的背部脊椎、肋骨、胸骨、肩带、完整的右前肢、以及大部分的左后肢所构成。模式种多锯似鹈鹕龙(P. polyodon)的种名在希腊文意为“许多”与...

恐龙百科--食蜥王龙

2024-04-15
食蜥王龙是发现于北美洲晚侏罗世莫里逊组的大型兽脚类恐龙,与著名的异特龙同属于异特龙超科。该属下目前只有一种,巨型食蜥王龙。依据目前有限的化石资料来看,食蜥王龙是该组报道的体型最大的捕食者,体型大于发现于同一地区的异特龙和蛮龙。由于食蜥王龙的化石记录非常少,古生物学家对于这种巨型猎手知之甚少。目前对于食蜥王龙的体型估计认为它的长度可能接近霸王龙和其它大型鲨齿龙类,但由于体态较修长,因此体重要轻一些。

恐龙百科-- 异特龙

2024-04-13
异特龙是最著名的大型肉食性恐龙之一,占据晚侏罗世陆地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其模式种脆弱异特龙由20世纪伟大的美国古生物学家奥斯尼尔.马什于1877年描述命名。它们也是晚侏罗世发现化石数量最多,最广布的掠食者。成年异特龙体长可达9米,有少数个体被认为可以达到12米。虽然不及霸王龙魁梧的体型,但异特龙的身体比例更为匀称,拥有更发达的前肢,显得更为矫健。同时,异特龙的标本数量也要远多于霸王龙,使得...

恐龙百科--无齿翼龙

2024-04-12
无齿翼龙是种会飞的爬行动物,它们不是恐龙。它们几乎没有尾巴,躯干很小。无齿翼龙也许会有皮毛,但是不会有羽毛。它们有个大脑袋,它们的视力非常好。无齿翼龙没有牙齿。无齿翼龙能够扇动它们的翅膀飞翔,而且还能飞很长的距离。无齿翼龙是是白垩纪晚期的翼龙类,一种飞行的爬行动物,而恐龙则是陆上的动物。无齿翼龙大约如火鸡一样,体重大约15千克,但是它的身长大约有1.8米,两翼开展约8.2米。它或许较常滑翔而...

恐龙百科-- 鸭嘴龙

2024-04-11
鸭嘴龙是北美最早发掘纪录的一种恐龙。虽然它可能四足而行,大部份古生物学家相信所有的鸭嘴龙是以二足行走,使身体保持平行姿态,而尾部向后保持平衡。没有人再相信鸭嘴龙在水中生存,虽然有可能躲避霸王龙的攻击,但它偶而快速的游行逃脱。鸭嘴龙体型较爱德蒙脱龙稍小。鸭嘴龙是一种食草恐龙,喙吻部宽扁,极像鸭嘴。全长10米左右,后肢粗壮,脚宽大,用于行走;前肢细弱,好像一双小手。头骨很长,颌骨两侧长着菱形的牙...

恐龙百科-- 禽龙

2024-04-10
禽龙(学名:Iguanodon,意为“鬣蜥的牙齿”),属于蜥形纲鸟臀目鸟脚下目的禽龙类。禽龙是种大型鸟脚类恐龙,身长约9到10米,高4到5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来抵抗掠食者。它们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距今6500万—2亿年)的大型恐龙。后肢发达,直立高约5米,从头部至尾尖长11米。尾巴粗重,起平衡作用。素食,舌长,利牙锯齿状,用以撕扯和切碎树叶。

恐龙百科--马门溪龙

2024-04-09
马门溪龙是蜥脚类恐龙的一个属,以其非常长的脖子而闻名,脖子几乎占身体总长度的一半。有多个种被归入马门溪龙属,个别种的归属可能存在争议。在中国西部多个省发现了它的化石。与峨眉龙的亲缘关系较近,都属于马门溪龙科。大多数的马门溪龙体长都能超过20米,少数个体可超过30米。对马门溪龙体重的估算,不同种的差距极大,较小的种被认为体重在10吨以下,而最大的种被认为可能超过60吨。

恐龙百科--恐爪龙

2024-04-08
恐爪龙是一种发现于北美洲的驰龙类,体长可达3至4米。这一数据虽然明显小于其它大型兽脚类恐龙,但显著大于其它驰龙类。恐爪龙的名字来源于脚部第二趾的镰刀状巨爪,后期的研究显示,这一特征在驰龙类和伤齿龙类中广泛存在。恐爪龙的形态描述文章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末,它的发现颠覆了当时人们对于恐龙的认知,使人们认识到恐龙并非冷血笨重的“大蜥蜴”,它们中也有小型活跃的成员。

恐龙百科--开角龙

2024-04-07
开角龙(学名:chasmosaurus)又名加斯莫龙、隙龙、裂头龙或裂角龙,是指一种晚白垩世的鸟臀目角龙科恐龙,开角龙拉丁文的意思为“开口的、裂开的爬行动物”。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地区。 开角龙属角龙科恐龙,它的学名意思是“空隙蜥蜴”,是从其头盾的大孔洞的。它最初被称为原牛角龙,但这个名字在之前已由其他动物所拥有。开角龙是属于中等体型的恐龙,有5~6米长及3.6吨重,就像所有角龙科一样,它是纯草...

恐龙百科--窃蛋龙

2024-04-06
窃蛋龙,是蜥臀目偷蛋龙科偷蛋龙属恐龙。 窃蛋龙身材较小,大小如鸵鸟,在外形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头部短,而且头上还有一个高耸的骨质头冠。它的口中没有牙齿,但在嘴的上下前端有两个突出尖锐的骨质尖角,这对尖角就像一对叉子一样代替了牙齿的功能,作用和现生鹦鹉的喙差不多。窃蛋龙的前肢很强壮,每个掌上还长着三个手指,上面都长有尖锐弯曲的爪子,第一个指比其他两个指短。1924年,第一个发现窃蛋龙化石的科学家认...

恐龙百科--永川龙

2024-04-05
永川龙是当时体型最大的捕食者,与其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其它恐龙还包括蜥脚类的马门溪龙和峨嵋龙,剑龙类的重庆龙,沱江龙和嘉陵龙。这样的动物类群组成与北美莫里逊组的类群组成十分相似。永川龙很有可能与北美的异特龙一样,占据食物链的顶端,捕食大型蜥脚类和剑龙类

恐龙百科--超龙

2024-04-04
【中文名称】:超龙、超级龙、巨龙(易引起歧义)【拉丁学名】: supersaurus【身高】: 15.5米【身长】: 35米【体重】: 66吨【生存年代】:侏罗纪晚期(1亿4千万年前)【化石产地】:美国科罗拉多州超龙(属名:Supersaurus)又译超级龙,意为“超级蜥蜴”,是种梁龙科恐龙。超龙的化石是在1972年发现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莫里逊组岩层,同时还发现了一个巨超龙的骨头,巨超龙后来...

恐龙百科--步氏始反鸟

2024-04-03
【中文名称】:步氏始反鸟【拉丁学名】:Eoenantiornis buhleri【生存年代】:白垩世早期【地层层序】:早白垩世义县组下部【化石产地】:中国辽宁省朝阳市北票上园镇黑蹄子沟 【保存状态】:完整个体【保护级别】:辽宁省二级1999年,侯连海与周忠和等人将该属种鸟命名为“步氏始反鸟”。因始反鸟时间上属于白垩纪早期,类型上却比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的反鸟原始,故叫“始反鸟” ,种名“...

恐龙百科--地震龙

2024-04-02
地震龙是蜥臀目 梁龙科 梁龙属灭绝动物 。1979年在墨西哥发现了它的化石,1991年命名为地震龙。 脖子很长,尾巴像鞭子,头很小;体长为 32~36 米,重 31~40 吨;小嘴里长着钉子一样的牙齿,十分锋利;腿较短,重心较低;每只脚的一趾有爪,可能用于防御;长长的尾巴中有 70 块椎骨。 它最大的特点是那长长的脖子和细细的尾巴。 因其身躯十分庞大而故名,别称“地震蜥蜴”。 地震龙生活在侏...

恐龙百科--梁龙

2024-04-01
梁龙是蜥臀目梁龙科梁龙属恐龙。 脖子很长,脑袋很小,鼻孔的位置比眼睛高; 嘴的前部长有扁平的牙齿,侧面和后部均无齿;四肢粗壮,前肢短,后肢长;臀部高于前肩;掌部都有5个指(趾); 尾巴比脖子长,逐渐向末端变细,呈鞭子状, 中部有10多个人字骨。因人字骨顶端伸出两个突起似双梁而得名双梁龙,通常称梁龙。 梁龙生活于侏罗纪末期的北美洲西部。 群居生活,当本地食物不足时,集体迁徒到远方。 植食性,以...

恐龙百科--迅猛龙

2024-03-31
晚白垩纪的一种恐龙化石时期:晚白垩纪保护现状:灭绝(化石)迅猛龙的体型接近火鸡的大小,小于其他的驰龙科恐龙,例如恐爪龙与阿基里斯龙,但它们之间仍有许多相同的生理特征。迅猛龙是种二足、肉食性的有羽毛恐龙,具有长而坚挺的尾巴,低矮的头颅骨,以及朝上微翘的口鼻部。迅猛龙尖牙利爪,能高速奔跑,加上它家喻户晓的知名武器——长约九厘米的第2趾是它捕杀猎物的主要武器。其捕猎手段为: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举起...

恐龙百科--食肉牛龙

2024-03-30
食肉牛龙(属名:Carnotaurus)又名牛龙,属于兽脚亚目阿贝力龙科,是一类中型的肉食性恐龙。食肉牛龙生活于上白垩纪(麦斯特里希特阶)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由发现很多南美洲恐龙的何塞·波拿巴(José F. Bonaparte)所描述及命名。食肉牛龙的模式种是萨氏食肉牛龙(C. sastrei)。属名在拉丁语的意思是“食肉的牛”(carn意思是“肉食”,taurus意思是“牛”),因为它...

恐龙百科--鱼龙

2024-03-29
鱼龙(拉丁语学名:Ichthyosauria,来自希腊语ιχθυς,“鱼”和σαυρος“蜥蜴”)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有些鱼龙身体十分渺小,但还有些鱼龙身体很大。在三叠纪中期今天还未能确定的陆栖爬行动物逐渐回到海洋中生活,演化为鱼龙...

恐龙百科--重爪龙

2024-03-28
重爪龙是发现于英国的棘龙类,体长大约7.5-10米,重约1.2-1.7吨。重爪龙属下仅有一种,即沃克氏重爪龙。重爪龙虽然不及棘龙庞大的体型,但是却是最知名的棘龙类。重爪龙的化石保存质量要高于几乎所有其它棘龙类的恐龙,同时由于发表年代比较早,重爪龙的发现使得人们第一次认识到兽脚类恐龙中居然还有一支特化的成员:拥有狭长的类似鳄鱼的头骨,圆锥形的牙齿,以及巨大拇指爪,主要以鱼类为食。

恐龙百科--异齿龙

2024-03-25
异齿龙的体形相当小,它前肢的肌肉非常发达,掌上长有五根指,前三根指比较长,而且还有钝爪,第四和第五根手指则又短又小。另外,异齿龙的肩膀、前肢腕部和掌部的关节非常粗硬,也显示出它能够挖开沙土或扒开白蚁的巢穴寻找食物。而它的后肢掌部有三根朝前的长趾头,后肢的下段、脚踝和跖骨都愈合在一起。标准身长1.2米。标准体重2.5千克。

恐龙百科--棘龙

2024-03-23
棘龙是一种大型兽脚类恐龙,拥有着比肩霸王龙和南方巨兽龙的体长。棘龙属下目前仅有一有效种,即埃及棘龙,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斯特罗默于1915年命名 [1]。由于长相奇特,加上体型巨大,棘龙受到的关注不少于霸王龙。可惜的是,棘龙的正型标本在二战时期被炸毁。长期以来,古生物学家对于棘龙的认知都只停留在正型标本的照片和少数的化石碎片上。随着近几年化石证据的逐渐增多,棘龙真实的形象才浮出水面。近几年的新化...

恐龙百科--镰刀龙

2024-03-22
镰刀龙是一种发现于蒙古的大型兽脚类恐龙。该属下目前仅有一种,即模式种龟形镰刀龙。镰刀龙手部的爪子巨大无比,长度甚至超过成年人的胳膊,早期的研究者甚至把它的巨爪误认为巨型海龟的肋骨。镰刀龙是最为神秘的兽脚类恐龙之一,迄今为止还未发现过它的完整骨架,也未发现过任何软组织的印痕。古生物学家对镰刀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方面的推测主要来源于对镰刀龙类其它成员的研究。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镰刀龙是一种行动缓...

恐龙百科--三角龙

2024-03-21
三角龙,是鸟臀目角龙科三角龙属草食性恐龙。三角龙是一种像犀牛的恐龙,外形笨重,腿粗壮,头部有三只角,头骨后部有向后伸展的大型骨板,形成颈盾,喙部上方有一个短角,眼眶上方有两个长角,三角龙的角是防御武器,能吓退掠食者,尾巴短而尖,脚似蹄。三角龙多分布于北美洲地区,生活在白垩纪晚期, 大约在6800万年到6500万年前。三角龙常利用集群生活的优势保护幼崽;面对敌人时,经常低头用角抵御猎食者。三角...

恐龙百科--汝阳龙

2024-03-20
汝阳龙(学名:Ruyangosaurus)是种蜥脚下目恐龙,属爬行纲,蜥臀目。分布于中国河南省的莽川组。模式种是巨型汝阳龙(R. giganteus),是在2009年由中国科学院的季强等人所命名。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门外,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巨型汝阳龙的骨架得到复原。复原后,恐龙体长38.1米,体宽3.3米,脖子长17米,是已知世界上复原装架的最粗壮、最重、最大的恐龙。推测...

恐龙百科--戟龙

2024-03-19
戟龙又叫刺盾角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是植食性角龙类恐龙的一种,颈盾戟龙的头颅硕大,颈部长有美丽的盾状环形的装饰物。在盾状饰物周围长着6个大小不一的长角,这些构成了戟龙那大的吓人的颈盾,这个颈盾不但能吓住敌人。这个颈盾一般在强壮威武的雄性身上长得壮观美丽,而在雌性的身上并不发达,因此专家推测其作用主要是为了展示,以吸引异性的注意。因为这个颈盾看起来很像中国古代兵器中的戟,所以便形象地给它取名为...

恐龙百科--腕龙

2024-03-17
腕龙是侏罗纪时期“腕龙属”恐龙的统称。 体长25米,高15米,重30吨,尾巴粗短,脑袋很小,脖子很长,外形与长颈鹿类似;前脚内侧长有大爪子;颌部发达,上下布满52颗牙齿,牙齿边缘锋利;四肢粗壮;鼻孔长在头顶上。 因前肢较长而得名。 腕龙生活于侏罗纪晚期的北美洲、白垩纪早期的北非。 栖息在充满蕨类、苏铁目及木贼属的草原。 性情温和,喜欢群居生活。 以树叶、嫩枝为食。 常结伴觅食。在行走的过程中...

恐龙百科--冥河龙

2024-03-16
冥河龙生活于白垩纪晚期。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蜥形纲,双孔亚纲,鸟臀目,鸟臀亚目,厚头龙科,冥河龙属的一种恐龙。全长约2.4米,高约1米,体型和习性都很像野山羊,是一种头颅顶部、后部与口鼻部饰以非常发达的骨板与棘状物的神秘恐龙,命名源于美国蒙大拿州的地狱溪。

恐龙百科--霸王龙

2024-03-13
霸王龙属于暴龙超科的暴龙属,为该属下的唯一种,于1905年由美国古生物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亨利·奥斯本描述命名。如果参考其它恐龙种名的翻译格式,它的种名翻译为“君王暴龙”会更合适。成年霸王龙体长约12米,体重7吨左右,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陆地捕食者之一。霸王龙是久负盛名的恐龙,拥有海量的标本收藏,其中几十件标本都达到了非常高的完整度,使得古生物学家对于霸王龙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经典的形...

仿真恐龙动物设计制作流程

2024-03-05
一,与客户确认仿真恐龙动物的制作模型图片 1.客户提供相应制作参考图片 2.根据参考图片制作施工图 二,仿真恐龙动物模型制作 1.根据施工图制作全钢骨架 2.按照动作要求,制作相应传动 3.安装电机并调试 4.雕塑师制作外形以及皮肤细节